Welcome to GT

国内外环境物探的应用--污染物的监测

    水资源不足和河流水质污染直接威胁着城市居民,而作为全国饮用水源的地下水污染更是一个大问题,我国城市地下水受到程度不同的污染,逐呈明显上升的趋势,需要注意监测和治理。国外的理论模型研究和实际应用研究成果表明,在探测污染物空间分布方面,物探方法有采样密度大不破坏地质环境,并有速度快成本低的特点。

1.探测废弃物场地淋滤液透位置。美国阿尔巴拉契亚山区有一处烟灰处置场地,其底部已安装了收集淋滤液的设施。后来在下坡方向的监测井中发现污染物。为了确定受污染地下水的范围及淋滤液的渗漏位置,1984年至1985年在适当位置做了电法测量。从电导率平面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地下水受污染的范围,图上高电导率等值线呈带状围绕在一段用于收集淋滤液的土沟位置,说明这段土沟的渗漏是造成含水层被污染的主要原因。

2.监测污灌对邻区地下水质的影响。美国北缅因洲附近有一处50英亩的农田,在干旱季节用工厂废水浇灌。现场用八口井监测可能出现的水质变化,后来发现下坡方向的井水受到了污灌的影响(电导率高出背景值三倍)。由于担心邻区地下水受到污染,1983年用电阻率法和电导率测量法进行工作,成果指出污灌引起的重污染区在灌区内的凹形带,区外至沼泽地的地下水也受到严重污染。

3.应用复电阻率法检查咸水污染地。在墨西哥东南部卡普克附近的一个油田,用复电阻率法检查咸水污染地点,以前对此已有讨论。这里可能有两个含水层污染源,一个旧的咸水沉淀坑和一个咸水注水井,两者都是该区油田开采的人工产物。物探工作布置两条复电阻率测线都穿过已知污染地段,以检查这种方法的探测能力和确定污染源。视电阻率资料与由监控井获得的氯化物浓度资料的相关性表明,污染的地下水呈现出清晰可辨的低电阻率特征,并伴有低极化值。在低电阻率值的东边,在注水井的方向上,这些低电阻率值与污染水流的位置对应得很好。水文与物探资料综合解释表明,注水井最有可能是污染源。

物探工作者要应充分发挥地球物理科学技术的特殊作用,研究环境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,从而达到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目的。参照国外经验,结合我国现有物探技术水平,预计物探工作能在环境地质防治中发挥出更广泛的作用。


---转载至《辽宁经济》